
抓住机遇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
东北师范大学的就业去向呈现多元化特征,主要集中于教育行业,同时覆盖政府机构、企业及社会服务领域。以下是具体分析:
一、主要就业领域
- 约83.45%的师范类毕业生从事基础教育教学工作,主要在中小学任教,部分进入教育科研机构或教育行政部门。
- 非师范类毕业生(如计算机、机械、财经等)也多在教育相关企业或机构就业。
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
- 约11.02%的毕业生进入教育管理部门、政策研究机构或财政单位。
企业就业
- 包括教育科技、媒体、金融、咨询等领域的企业,部分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。
二、就业区域分布
东北地区:
近50%的毕业生在此就业,为地方教育和社会发展贡献显著。
华北及沿海地区:北京、上海、广东等城市吸引大量毕业生,占比约41%。
其他地区:华东、华南、西南等地也有分布,但比例相对较低。
三、职业发展路径
升学深造
- 约30%的本科毕业生选择继续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,部分赴国内外知名高校深造。
教学与研究
- 师范类毕业生多在重点中小学任教,非师范类则向教育研究、课程设计等方向发展。
跨领域发展
- 部分毕业生进入金融、传媒、公共服务等领域,依托学校资源实现多元化发展。
四、其他说明
东北师范大学作为东北地区重点师范高校,其学术资源与行业联系为毕业生提供了广阔平台。近3年本科就业率高达98%,研究生就业率95%,升学比例达30%以上,主要流向985/211高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