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肖老师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
四川雾大主要与地形、气候及气象条件共同作用有关,具体原因如下:
地形闭塞与静风区效应
四川盆地四面环山,形成独特的静风区,空气流动性差,水汽难以扩散。这种地形导致雾气聚集不易消散,尤其在盆地内部形成高频雾天。
亚热带湿润气候
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,降水丰富、湿度大,为雾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水汽。冬季冷空气南下时,冷空气膜与暖湿气流交汇,加剧水汽凝结。
逆温层稳定少风
冬半年冷空气入侵后,在1000-1500米高度形成稳定逆温层(厚度可达500-1500米),抑制空气对流,使水汽难以扩散,易形成浓雾。
水汽蒸发与地形抬升
长江、岷江等河流蒸发的水汽在盆地内积聚,遇冷空气抬升后冷却凝结,形成持续性雾气。例如峨眉山地区因地形抬升作用,雾天高达306天。
季节性冷空气活动
秋冬春季节北方冷空气南下时,冷空气与暖湿气流交汇,在盆地内形成稳定的水汽条件,是雾的主要成因。
综上,四川雾大是地形、气候及气象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,冬季尤为明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