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何老师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
川大附小本部作为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,综合多个信息来源,其教育特色和整体情况可总结如下:
一、学校背景与历史
创办时间:前身为1908年成立的四川通省师范学堂附设高等小学堂,拥有超过114年办学历史,是成都知名百年名校。
文化底蕴:植根于四川大学“海纳百川、有容乃大”的文化精神,形成“宽基础、多特色、多模式发展”的教育体系。
二、课程设置与教学特色
- 每周7节语文课、5节数学课、2节英语课,体育课每日安排。
特色课程
- “儿童与生活”:
通过模拟社会场景(如职业体验)培养实践能力,尤其以“徒步川大”活动著称,帮助学生建立校史认知。
- 国学经典诵读:一、二年级每周安排半小时诵读时间,结合文学赏析和阅读写作训练。
- 管乐团:前身为少先队鼓乐队,现发展为A、B、C三个梯队,获多项奖项,教师团队包括多位教育专家。
三、学校管理与发展
硬件设施:本部建筑面积12600平方米,设有50个教学班,学生2522人,教职工193人。
教育模式:通过特色课程和社团活动(如管乐团)深化教育改革,形成“宽基础+多特色”的课程架构。
对外合作:与棕北中学等优质初中建立合作机制,形成教育资源整合。
四、社会评价与荣誉
师资力量:校长刘晏获武侯区特级校长等称号,教师团队多次获学科竞赛奖项。
升学优势:所在学区(武侯一区)是成都公立初中第一梯队,与棕北中学等学校齐名。
五、招生与社区服务
招生范围:覆盖武侯区登记在册适龄儿童,近年新增“七十二行”等特色课程。
社区延伸:通过“川大附小清水河分校”等分支拓展教育服务。
总结:川大附小本部凭借百年文化积淀、特色课程体系(如“儿童与生活”“徒步川大”)和优质师资,成为武侯区教育标杆,形成“大学校里的小学堂”独特办学模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