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心随风动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
关于大学旷课的认定标准,综合多来源信息整理如下:
一、旷课时间与学时的界定
通常以 连续旷课天数或 累计旷课学时作为判断标准,两者因学校规定不同而有所差异:
- 天数标准:
连续旷课15天或30课时,可能面临开除学籍处分;
- 学时标准:累计旷课50学时(约10节课)以上,通常会被退学。
- 每节课按45分钟计算,旷1节课记为1学时。
二、不同阶段的处理措施
保留学籍
- 因个人原因暂停学习但未达到休学条件(如1年)的学生,保留学籍但暂停学业;
- 部分学校对首次旷课学生采取警告或记过等较轻处分,不直接注销学籍。
劝退与休学
- 连续旷课2周(约10个工作日)或累计旷课1个月(约15节课)可能被劝退或自动休学,但学籍保留1年;
- 休学期间需完成规定学分后方可复学。
开除学籍
- 无故旷课累计1个月或15天以上,经教育仍不改正的,可能被开除学籍并注销学籍。
三、注意事项
特殊情形处理:
因病、因事长期缺勤需通过正规请假程序申请保留学籍;
地区与学校差异:具体规定可能因地区或高校而异,建议以所在学校的学生手册或教务处通知为准。
综上,大学旷课的认定需结合天数与学时,且不同阶段采取不同处理措施,建议及时咨询学校相关部门获取准确信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