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何老师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
大清铜币川滇是清朝末年由 四川省和云南省联合铸造的货币,其名称中的“川”指四川,“滇”指云南,反映了当时中央政府为统一川滇地区经济而采取的货币措施。
具体背景
光绪三十二年(1906年),清政府为加强川滇边务管理,设川滇边务大臣赵尔丰主理川西高原地区(包括三坝、定乡、盐井、得荣等地),在此期间铸造了川滇大清铜币。
流通范围
该铜币最初在四川地区流通,后因与藏元并行流通,逐渐扩展至云南及周边地区,成为西南地区重要的流通货币。
历史意义
川滇大清铜币不仅是货币史上的重要实物,还见证了清末边疆经济融合与货币体系建设的探索,具有较高的历史研究价值。
稀有性与价值
存世量稀少:
由于铸造范围有限且时间较短,川滇大清铜币现存数量较少。
收藏市场表现:在拍卖会中,普通川滇二十文铜币可达数十万元,而特殊版本(如错版、祖传等)价格更高。例如,2023年拍卖的“滇”字版二十文铜币成交价达1,790万元。
综上,大清铜币川滇是四川和云南共同铸造的货币,其历史背景与经济意义为研究清代边疆经济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