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时光如梦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
江苏新高考改革自2018年实施以来,通过模式调整、评价体系优化,旨在培养创新型人才。以下是主要特点及影响分析:
一、核心模式与分值调整
"3+1+2"模式
统考科目为语文、数学、外语(全国卷),总分750分。其中物理、历史为必选科目("1"),其余4科(政治、地理、化学、生物)中选2科("2")。
分值与赋分方式
- 统考科目每科150分(外语含听力30分);
- 选考科目每科100分,物理、历史以原始分计入,其余科目按等级分计入。
二、考试内容与命题变化
注重基础与能力
统考科目更强调"双基"(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),选考科目命题大纲取消,以课程标准为依据,注重考查综合素养。
科目组合灵活
学生可根据兴趣、专业需求自由选择选考科目组合,避免分数扁平化,提升总分区分度。
三、评价体系优化
"分类考试+综合评价"
除高考分数外,高校录取参考综合素质评价档案(含社会实践、创新成果等),实现多元化录取。
志愿填报调整
合并为一个批次,填报40个"院校专业组"志愿,专业组拆分重组,部分专业单列。
四、利弊分析
优势
- 复读生可针对性强化统考科目(语数英),选考科目难度差异小;
- 分数区分度提升,录取更公平。
挑战
- 选科压力增加,需平衡兴趣与专业需求;
- 综合素质评价要求高,需长期积累相关经历。
五、改革成效
江苏高考成绩长期保持全国前列,文科最高分683分,理科最高分706分,体现了改革对选拔优秀人才的促进作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