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肖老师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
江苏高考地理考试内容以自然地理、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为核心,注重知识应用与综合能力考查。具体如下:
一、考试内容结构
- 地球与地图、气候与环境、生态系统与生物、资源与能源等核心模块,强调地理要素间的相互作用。
- 2023年新增"地理熵值"概念,用于量化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干扰。
人文地理(占比40%-60%)
- 人口、城市、农业、工业、交通、文化等方面,2023年弱化区域地理专项,转而考查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阻碍。
区域地理
- 以"一带一路"、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为背景,要求分析区域发展差异与可持续发展问题。
二、核心素养与能力要求
思维进阶:
形成"现象识别→过程推演→问题诊断→决策优化"四阶能力链,强化地理信息技术应用(如GIS、无人机航拍)。
人地协调观:通过"双碳"情景、长江十年禁渔政策等案例,考查生态保护与区域发展的平衡。
三、命题特点
情境化设计:结合气候变化、产业转移等热点问题,要求分析实际影响(如农业、城市规划)。
地图与数据分析:大题常通过气候图、产业数据等考查综合分析能力。
四、考试形式
分值分布:选择题60分(30%),综合题60分(40%选20分),难度比例为3:5:2。
时间分配: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各占一半,需合理分配答题时间。
五、新增趋势
学科交叉:如物理地理中的大气动力学计算、生物地理的生态位宽度分析。
动态对比:通过时间(1984-2024年太湖蓝藻指数)和空间(苏南苏北城镇化质量)维度分析区域变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