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求职指导郭老师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
关于“双减”政策,家长们的看法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度,但整体上呈现出以下主流观点:
一、积极支持的声音
教育理念的转变
多数家长认可“双减”从“分数至上”转向“全面发展”,强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,而非仅关注考试成绩。
减轻学生负担
家长普遍反映校外培训负担过重,导致孩子没有自主玩耍时间,甚至出现抵触情绪。政策实施后,校外培训费用降低,孩子有更多时间参与兴趣活动或休息。
缓解经济压力
减少校外培训需求直接降低了家庭经济支出,尤其对普通工薪阶层家庭意义重大。
二、关注与担忧并存
作业设计与评价问题
部分家长担忧学校作业量未减少、质量不达标,甚至出现家长代批改作业的情况,认为需进一步规范作业设计。
孩子自主学习能力培养
有家长提出,若学校减少考试和作业,孩子可能失去学习动力,建议通过分层教学或趣味化作业激发学习兴趣。
家长角色的转变
传统家长忙于工作,无暇陪伴孩子。政策实施后,家长需重新规划时间,部分人感到焦虑,但更多人认为这是回归家长本质责任的必要调整。
三、建议与期待
量化作业标准
建议学校明确各年级作业总量和时长,并提高作业设计质量,避免机械重复。
强化过程性评价
通过课堂表现、项目式学习等方式,建立多元评价体系,关注学生综合素质发展。
家校共育
家长应与学校保持密切沟通,共同关注孩子心理健康和兴趣培养,避免过度焦虑。
总结
“双减”政策得到了广泛支持,但需在作业管理、评价机制和家校协作等方面进一步完善。其核心在于引导教育回归本质,促进学生全面成长,同时为家长提供更多陪伴孩子的时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