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梦想成真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
谎报学历的处理需根据不同主体(求职者或在职员工)采取相应措施,具体如下:
一、对求职者的处理建议
一旦发现或被要求核实学历,应立即停止使用虚假信息,并主动撤回或纠正错误。
主动沟通与道歉
向用人单位坦诚说明情况,诚恳道歉并承担相应后果。若因职业需求必须学历,可考虑通过正规途径补习或获取学位。
承担法律后果
根据《劳动合同法》规定,以欺诈手段订立劳动合同的,用人单位可解除劳动合同且不支付经济补偿。若涉及伪造学历,可能面临刑事责任(如3年以下有期徒刑)。
二、对在职员工的处理措施
单位解除合同
用人单位发现学历虚假后,可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且不支付经济补偿。若涉及伪造学历,员工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。
追讨已得薪资
员工因虚假学历获得薪资的,单位可依法追讨。
记录不良征信
虚假学历行为会被终身记录个人征信,影响贷款、创业等金融活动。
三、通用建议
提升真实能力:
通过学习、培训等提升专业素质,用实力弥补学历不足。
避免再次犯错:诚信为本,真实展示学历和能力,建立长期职业信誉。
法律依据:《劳动合同法》第26条、第39条及第48条规定,以欺诈手段订立劳动合同的,用人单位可解除合同且不支付经济补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