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特立独行的兔子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
关于高考四选二的学科成绩确定方式,综合相关信息整理如下:
一、科目组成与分值结构
语文、数学、英语为必考科目,每科满分150分,总分为450分。
选考科目
从物理、历史中选择1门(二选一),每科满分100分;再从化学、生物、政治、地理中选择2门(四选二),每科满分100分。 - 总分计算:
语数英+物理/历史+化学/生物/政治/地理=300+200=500分。
二、成绩计算方式
等级赋分制
- 选考科目(化学/生物/政治/地理)采用等级赋分,将考生按分数从高到低分为A、B、C、D、E5个等级,各等级人数比例约为15%、35%、35%、13%、2%。
- 赋分区间为:
- A级(15%):100-86分
- B级(35%):85-71分
- C级(35%):70-56分
- D级(13%):55-41分
- E级(2%):40-30分。
原始分与等级分的转换
通过“等级分换算公式”将考生的原始分转换为等级分,具体公式因省份略有差异,但整体转换规则一致。
三、排名规则
总分排名
全省考生按 语数英+物理/历史+选考科目总成绩从高到低排名,总分越高排名越靠前。
并列处理原则
- 若总分相同,按 选考科目总成绩从高到低排名;
- 若选考科目总分也相同,按 语文成绩从高到低排名;
- 若语文成绩相同,按 数学成绩排名;
- 以此类推,直至分出先后。
四、注意事项
选科策略
- 可结合个人兴趣、学科优势及未来专业规划选择科目,例如:
- 偏理方向:物理+化学/生物;
- 偏文方向:历史+政治/地理。
- 部分省份(如广东)对特定科目组合有分数优惠,需关注本省最新政策。
信息确认
具体赋分规则可能因省份调整,建议考生以本省教育考试院发布的《招生计划手册》或官方文件为准。
以上内容综合了新高考模式的通用规则及部分省份的实践案例,考生需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备考策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