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孙老师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
工伤职业病的鉴定需要遵循以下步骤和注意事项:
一、职业病诊断程序
诊断机构选择
职工需在取得《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》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职业病诊断,该机构需具备专业技术人员、设备和管理制度。
提交申请与材料
职工或用人单位需提交《职业病鉴定申请书》、工伤医疗相关资料等。
诊断流程
- 诊断机构组织3名以上单数职业病诊断医师集体诊断;
- 作出《职业病诊断证明书》,明确标注职业病名称、等级及诊断日期。
二、工伤认定程序
申请时效
职工或用人单位需在职业病被诊断/鉴定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交工伤认定申请。
提交材料
包括工伤认定申请表、职业病诊断证明书、工伤医疗诊断资料等。
行政审核
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自受理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决定,必要时可延长30日。
三、劳动能力鉴定程序(若存在残疾或影响劳动能力)
申请主体
由用人单位、工伤职工或其直系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。
提交材料
劳动能力鉴定申请表、工伤认定决定、工伤医疗资料等。
鉴定流程
- 鉴定委员会在60日内作出结论,必要时可延长30日;
- 职工对结论不服可在15日内申请再次鉴定。
四、注意事项
职业病认定与工伤认定的区别
职业病必须先经职业病诊断/鉴定,再申请工伤认定;工伤认定不要求必须先诊断职业病。
特殊情形处理
- 急性中毒等特殊事故需额外调查核实;
- 用人单位未按规定申请工伤认定的,职工可在1年内自行申请。
法律救济
若对工伤认定或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不服,可通过仲裁或诉讼途径维权。
五、所需材料清单
职业病诊断证明书/鉴定书;
工伤认定申请表;
工伤医疗诊断资料(如病历、费用清单等);
劳动能力鉴定申请表(如适用)。
通过以上步骤,职工可依法完成工伤职业病的认定与鉴定,保障自身权益。